ESG快讯

双碳日报|工信部:聚焦钢铁、电解铝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

2024-10-24


工信部:将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

10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工业企业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发布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加快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加强综合利用政策的预研储备,提前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

三是积极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聚焦清洁低碳氢应用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推进政策集成创新,加快推动其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等领域实现多场景应用突破。


最新资讯
01
多部门:建立碳排放数据年报、快报制度

10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对外发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02
工信部:预计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近万亿元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10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新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家。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17亿吨,预计全年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4%。绿色发展动能加快培育,目前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18%,预计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近万亿元。

03
全国首例“市场法”评估的数据资产在深圳落地

当下,数据资产的质押融资热度不减。近日,“智译——多语种平行语料库”数据产品正式完成合规、评估、上市、入表、质押、授信全流程,目前,该数据产品的提供方——新译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已获得由交通银行发放的1000万元贷款。据介绍,新译科技数据资产融资项目是全国首例以“市场法”为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并成功入表实际放款的项目。

与“成本法”不同,市场法主要采用替代原则,将待估对象与在近期内已经发生的类似交易实例进行对照比较,并依据已知的价格,参照该数据资产的质量、供求等差别,修正得出待估数据资产的评估方法。此次“市场法”评估的数据资产项目落地,是在政策持续催化下,产业取得的实际进展。正确评估数据价值,是数据价值释放的关键基础。

0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工业有望于2025年提前实现碳达峰

10月2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铝业周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在开幕式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表示,近年来,中国铝工业积极推动绿色化、智能化、特色化转型升级,取得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一是紧紧依靠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了我国铝工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紧紧依靠坚持不懈的科技投入,推动了中国铝工业更加现代化;三是紧紧依靠绿色化智能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了我国铝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葛红林介绍,2023年全国电解铝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已达到24.4%,绿电铝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随着再生铝与原铝、铝加工融合发展,预计2025年,再生铝在变形铝合金领域用量将超过50%,铝加工产品和制品的碳足迹也将大幅降低,中国铝工业有望于2025年提前实现碳达峰。

05
未来,欧盟碳价将达250 欧元

随着欧盟逐步征收碳边境税(CBAM),欧盟一些污染企业的免费排放配额将在2026年逐步取消。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未来如果有更多行业被纳入征税范围,其免费碳排放配额也逐渐减少,那么欧盟的碳价格到2035年可能会超过每吨250欧元,比目前的水平高出四倍。


Copyright © 2022 - 湖北碳链科技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8968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