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快讯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多地加速集中供冷,未来发展如何?

2023-08-25

极端气候下,多地持续高温。不仅南方“火炉”城市继续炙烤模式,西北和东北的传统避暑之地也备受高温考验。

thermometer-4294021_1280.jpg在此背景下,多地正在加速探索区域集中供冷。什么是集中供冷?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碳链科技和您一起来看看!

01
集中制冷项目越来越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表示,近年来,每年新增规划的集中供冷项目都在增加,2021年新增60个、2022年新增70个、2023年前7个月已新增80个。

中国区域能源大数据云平台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处于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各阶段的供冷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供冷项目已近800个,其中实际投入使用的项目已经超过150个。

海南三亚海棠湾、湖南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河北雄安新区、山东济南CBD、重庆江北城CBD、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总部商务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集中供冷项目遍布全国多地。

近年来,随着集中供冷越来越受到关注,三峡集团、国网综能、中国燃气等国内企业,以及法国电力、新加坡能源等国际企业纷纷进入集中供冷领域,年行业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02
“双碳”带来发展新机遇

业内人士普遍感受到,我国实施“双碳”战略后,集中供冷行业出现明显加速发展态势。这主要是因为集中供冷具有以下特点:

节能减碳效果明显。根据测算,区域供冷系统比各建筑单独设置中央空调节能约12.2%。例如,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使用集中供冷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983吨。

降低电网负荷缓解“电荒”。集中供冷普遍采取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期的富余电能制冰并蓄存起来,到白天将冷量释放输出。借助对电力负荷的“移峰填谷”效应,可以平抑电网峰谷差,提高发电设施运转的整体效率,减少电厂和电力输配系统的建设规模。

提升土地空间利用率。专家介绍,区域集中供冷比自建中央空调供冷的土地利用率高。自建空调供冷,每栋建筑都需要设置大面积的制冷机房,并在顶楼建设冷却塔。区域集中供冷则将制冷机房和冷却塔集中附建在公交场站等公共空间的地下和楼顶,实现土地复合利用。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执行力度增加,地方政府和社会对集中供冷项目的建设投资热情明显增加。

03
是否会大面积推广?

目前,集中供冷多落地在新建的办公区域,未来是否会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集中供冷并非刚需,大面积推广存在较多困难。

对于已建成的住宅,原本各家已经安装空调,集中供冷要二次改建,需要重新铺设管道。改建成本过高“劝退”了大部分用户。

而受制于建筑标准、民商用电价差异等因素,在相关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政策的情况下,新建住宅要接入集中供冷,也存在一定难度。

此外,集中供冷虽然从宏观经济性角度能效更高、价格更低,但不同的项目和使用场景,收费价格不同。如果区域内多数用户都使用供冷服务,分摊费用不高,但如果用户使用比例不高,分摊费用会较高。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城市践行“双碳”战略有效路径之一,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政策不断倾斜发力,集中供冷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步入快速、有序发展的轨道。

Copyright © 2022 - 湖北碳链科技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8968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